学院党建动态
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2015年第1期 总第46期)
发表时间:2015-05-05 点击量:

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

(2015年第1期 总第46期)

纪监审办公室编             2015年4月28日

 

目 录

● 警示提醒…………………………………………………2

“象牙塔”里,岂容“虎”“蝇”横行

● 廉政动态…………………………………………………4

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 廉政要闻…………………………………………………6

抓节点就要久久为功

● 廉政文化…………………………………………………7

多读书补精神之“钙”

 

深化高校招生问题治理;

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

严肃查处科研人员贪污挪用科研经费的案件;

以项目抽查的方式倒逼高校主体责任落实;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治理;

推进基建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暨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列出了教育部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

“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侯端敏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最新公布的高校官员“落马”消息。2015年前三个月,该网站已7次对外通报高校违纪违法案件,涉及9人。特别是今年1月,密集通报8人。2014年,该网站几乎每个月、甚至每个周,都有一定级别的高校官员“落马”消息公布,涉及官员、学者24人。

高校本应是教书育人的清净所在,缘何也成为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在震惊和感慨之余,亦不得不令人思索其症结何在。

其一,领导干部品行修养缺失是诱发违纪违法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因。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加快、基建增速等趋势,客观上给一些存有私心杂念的高校领导干部提供更大的权力寻租空间。有些高校领导干部,也许本身并无太大贪欲,但是在攀比中迷失了自我,导致信念理想崩塌,不惜以身试法。四川理工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曾黄麟的“自白”,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我的博士同学中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没有一个人不是千万富翁,而我奋斗了一辈子,夫妻两共计收入存款还不到200万元。

其二,七大领域腐败乱象相对集中。

相关研究证实,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等七个方面是高校腐败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从已公布的案例看,尤其基建和采购领域历来是重灾区。2015年1月12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案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公开开庭审理,公诉人接连拿出两组证据,证明周文斌在南昌大学新校区工程承建中,收受两家建筑公司贿赂共计人民币790万元、港币30万元。在高校物资采购领域,从教材、实验器材的购买到后勤方面食物、宿舍卧具采购,等等,见诸报端的腐败案例同样也有很多。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国际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李克忠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在2007年下半年至2013年3月间,骗取学校食品采购款13万余元,侵吞餐费6.5万元。

其三,资源相对集中,权力缺乏监管。

有研究表明,涉及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等高校腐败问题相对集中的七个领域,教育资源最为集中。而权力集中,监督偏软是“病根”。让我们看看中央巡视组对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把脉问诊”的结果。巡视组在给人民大学的反馈中建议:“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督,高度重视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大对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对复旦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巡视组指出:“根源在于没有真正落实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乏力、问责不严。”

“象牙塔”里是书香之地,岂容“老虎”、“苍蝇”肆意横行!面对高校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现状,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堵漏洞,一方面建立完善制度机制,防控廉政风险,规范权力运行正风肃纪;另一方面“零容忍”反对腐败,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人员,直刺贪腐“虎”“蝇”。对以中国人民大学违规招生案件为代表的49起违规问题和案件进行查处,4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11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4人受到谈话提醒和组织处理。

如今,反腐已经进入深水区,在类似于高校这样的行业性领域,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进一步强化高校监督力量,一步一步挤压权力肆意妄为的空间,只有当权力不再任性,也无法任性、不敢任性时,高校才能真正回归净土!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纪律是党的生命,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从严治党首先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党内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

严明党的纪律,最首要的是要强化纪律意识。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严明党的纪律是关乎党兴衰成败的生命线。党员干部要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自觉强化纪律意识,严格遵守纪律。要以上率下。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一个单位要有遵规守纪的好风气,关键在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否则,破一次规矩,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在党的纪律面前,领导干部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真正以一个人带动一班人,以一班人带动一群人。要善始善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一时一事守纪律、讲规矩易,要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守纪律、讲规矩则需要定力、需要坚守,必须以坚强的党性作保障。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坚强政治定力,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缺乏一以贯之、坚守到底的精神,上级要求紧时严一严,风头一过,就松一松;或是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必须坚决纠正。要慎初慎微。对党的纪律心存敬畏,才会行有所“慎”。党员干部要注重提升自我修养,做到慎初、慎微、慎独。要把握好第一次、守住第一道关,绝不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给自己放纵的机会。要注重细节、把握小节,谨防从破一次例、接受一次吃请、收一次礼金开始,产生“温水煮青蛙”现象,做到防微杜渐,始终不越界线、不破底线。

严明党的纪律,关键是要刚性执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党纪国法权威。标准要严。纪律的权威不容挑战,纪律的刚性不容改变。要以从严的标准和态度,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对那些认为吃点、玩点是小事,拿点、收点是常事,打点“擦边球”不算什么的人,必须敢于较真,做到查问题一把尺子、抓问责一个调子,违纪问题不论大小,坚决查处纠正,以严的标准、严的举措让破坏纪律和规矩者付出代价。监督要严。要加大督查力度,把党员干部遵规守纪作为“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纠正的纠正,该处理的处理。要开展常态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及时督促落实。要形成监督合力,坚持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法律监督与纪律监督相统一,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惩处要严。坚持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零容忍,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要抓早抓小,决不能放任自流。坚持“一案双查”,责任追究要充分到位。深入开展以案释纪、以案说法工作,力争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规范一方。注重发挥执纪综合效应,及时通报和曝光违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在,仍停留在“不敢”阶段,远没有做到“不能”,更没有达到“不想”。今年“五一”、端午假期即将到来,要继续盯住具体问题,严肃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购买赠送粽子节礼等行为,不断发出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节一直是“四风”问题的易发多发期。虽然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始终保持,多数存在“四风”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停手收敛,但是还有少数人贼心不死,甚至顶风作案,挖空心思地踩线越界。把公款吃喝转移到单位食堂、私人厨房;把节日送礼演变成了网络替购、微信红包;把婚丧喜庆转变成只收红包、不设宴席……如不及时清除这些“腠理之疾”,就很有可能形成“病入膏肓”之势,让已经取得的纠正“四风”成果化为乌有。因此,在“五一”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更要让纠正“四风”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整治“四风”的组合拳越打越猛。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会上强调,今年要严格执纪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对顶风违纪问题严查快处,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要加大问责力度,坚持“一案双查”,对出现严重顶风违纪问题或“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不仅要追究党委主体责任,而且要追究纪委监督责任。要进一步完善督办、通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作用。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眼下的现实却是老虎、苍蝇纷纷扰扰,反腐斗争如火如荼。如何在理想和现实间搭一座桥梁,习近平总书记说,“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大多数的我们,步入社会之初,应当都是怀着理想,即使是老虎、苍蝇,翻看他们的忏悔书,在仕途开始的时候也不乏“清白做官、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许。然而,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在“幡动风动,还是心动”的故事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其实人心善变,即使轻微的外界纷扰,也会在内心泛起涟漪。

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极大改善;对每个人的考验,前所未有地严峻。当面对纸醉金迷、财色诱惑、私心贪欲时,如果精神上缺了“钙”,意志不够坚定,就不但会忘了理想,还会走向理想对立面,贪污腐化,为人民所唾弃。

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的一生,在上下求索之中,走岔了路,跌了跟头,原也平常。然而,官员们由于身居高位、手握大权,有的犯了错误,就难以挽回。看着是怀有理想之人,结果是“一招错而满盘皆输”,走上不归路,不能不叫人惋惜,感叹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如果没有一颗坚守的心灵,所谓理想,不过是未经生活磨砺的幻想。

如何让一颗善变的心,精神不缺“钙”,坚定自己的理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读书。一颗善变的心,就该多读些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会面对选择时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敬畏感;一颗善变的心,在面对困惑迷惘之时,如果不向经典著作、古人、前人汲取一些智慧和精神力量,就很难做到风吹不动、宠辱不惊。当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要有机结合实践并进行深入思考。

古今中外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数,他们留下足够多的人生故事和智慧。所以,你的迷惘,或许他们早就迷惘过;你的困惑,或许他们早就困惑过;你的挣扎,或许他们也早就挣扎过。然而,他们证明了,所谓理想,是在看清了生活现实之后,依然珍藏在心底、不死不灭,默默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一生坚守不变的追求。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不会轻易被现实击溃,不会轻叹现实的骨感。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依然坚持不变,并以自己的坚持,丰满现实,让后人看到理想的力量和光芒。

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然而,读书原本不在一时一日,李克强总理说“应天天读书”,就是对官员的最好劝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下一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