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建动态
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2019年第8期 总第85期)
发表时间:2019-11-25 点击量:

 

廉政课堂

如何理解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9-10-15

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把党建好、管好、治好,人民才会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国家才能治理好。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深刻揭示了治党与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治党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开启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进程。随后,制定和逐步完善了党的章程,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陆续出台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的党内法规,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制度不完善,潜规则就会盛行,就无法防范和解决党内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的突出问题,必须强化明规则,以正压邪,让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制度源于丰富的实践,又在新的实践中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内法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把管党治党创新成果转化为法规制度,使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两次修订党纪处分条例,着力加强纪律建设;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修订为廉洁自律准则;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制定问责条例并予以修订……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导性的制度陆续出台,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实践中还在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进制度的笼子,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有效地解决,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

《决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任务,就是要求把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的好制度坚持好,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坚持固根基、扬优势、填空当、补漏洞、强弱项,推动形成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战略高度,就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完善和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定;建立健全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长效机制。

(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廉政时评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排除错误思想干扰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排除错误思想干扰,重整行装再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以贯之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进一步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

然而,也要看到,在有的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一些杂音噪音混淆视听,一些荒谬逻辑干扰人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思想认识“总开关”不拧紧,必将引发行动上出轨越界。因此,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行坚决斗争,彻底予以澄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全面从严治党矢志不渝地抓下去。
反腐“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的观点必须清除。有人认为,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凌厉攻势,“苍蝇”“老虎”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腐败势力已经土崩瓦解,反腐力度应该“收一收”,节奏应该“缓一缓”。这种观点极其错误,这既容易让人们反腐信心蒙灰,更容易使党员干部滋长侥幸心理,使腐败卷土重来。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能松,这是管党治党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现实看,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收手、不收敛的问题依然存在,不能腐的体制机制还需完善,离不想腐的目标尚有距离,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依然任重道远。为此,习主席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要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劲头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以贯之,反腐败绝不可能缓一缓、松一松,更不能陷入抓一抓、松一松,出了问题再抓一抓、又松一松的恶性循环。只有一抓到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不会前功尽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才不会余烬复燃。

干得多被问责多,按部就班最稳妥”的思想必须涤除。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各种监督措施越来越严,问责的“利剑”频频落下,在个别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因为监督严格而出现少干活、慢干活或不干活的现象。有的甚至抱怨“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难以作为”“现在管得这么严,啥都不敢闯不敢试”。实际上,忧虑干得多错得多、被问责多是杞人之忧。在深化改革新征途上,跌跟头、犯错误在所难免,但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创业者提供了坚强后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既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前管党治党的原则要求和基本遵循。管党治党就要做到严格管理,但严格管理不等于对党员干部不信任。党的建设质量是靠全面从严治党“管”出来“治”出来的,也是靠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做出来抓出来的。所以,既要严格管理规范言行,也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让干事创业者吃香,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激情,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积极履职的同时,也必须厘清改革中的工作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的关系,不能让违规违纪者有机可乘,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重在盯住‘关键少数’,不要盯着‘绝大多数’”的说法必须纠正。全面从严治党应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关键少数”,以领导干部的榜样作用带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可有的同志却把抓好“关键少数”当作只抓“关键少数”,在执行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是普通党员、普通干部,既不可能贪污受贿,也不可能搞特殊化,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不仅包括所有领域和方面,也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强调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只抓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而是面向全体党员,抓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这个绝大多数,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都在其中、不能例外,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广大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先进性、战斗力。

管得过宽、抓得过细”的说法必须澄清。有少数同志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主要是管干部政治信仰问题、贪污受贿问题、生活腐败问题,没有必要管到读书生活上、兴趣爱好上;读什么书、有什么兴趣爱好是私事,只要不违法,就不应干涉。不错,工作之余的读书学习确实属于私生活,但曾一度有的党员干部成天抱着“厚黑学”“潜规则”的书读,抱着低级趣味的书读,这是一个党员该做的吗?党员干部自然可以有兴趣爱好。须知,由于身份特殊,其兴趣爱好不仅仅是私事,也不是无所谓的小事,如果把握得不好,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前一个时期,有的领导干部把奢靡之风带进兴趣爱好里,因为喜欢玉石,便有人送货上门,因为爱好古玩,也有人无约而至。最终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和污染了社会风气。事实证明,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把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上的相关事项纳入管理之中是大有必要的,这既是防止领导干部因为兴趣爱好自毁前途,也是纯洁党内风气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对党员干部的读书学习、兴趣爱好、个人交往等立起规矩,加强约束,应该说是管党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自:解放军报)

廉言建语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习近平2019年1月11日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

——习近平2019年1月11日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但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摘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以案说纪

出现这些情况 党组织将被问责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2019年第9期 总第86期)

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资料(2019年第7期 总第84期)